桦南县提出“五育并举,面向全体,提质增效,知行合一”的教育行动策略,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为脉络,统筹推进书香、礼仪、健美、传承、责任、智慧“六个校园创建”活动,将“六个校园创建”课程化、校本化,兼续推进,努力提高学生素养,为学生人生打好底色。
创书香校园,厚植人文底蕴
多年来,桦南县持续推进阅读活动,依托于课程、植根于课堂、拓展于课外,在阅读的深度、精度上下功夫,在场所、课程、活动、评价上科学统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全县各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坚持推荐书籍目录,以“晨诵、午读、暮省”实现了“三步五段360”,即:小学、初中、高中“三步”;一、二年级学段、三四年级学段、五六年级学段、初中年级学段、高中年级学段“五段”,小学、初中、高中学段毕业时均会背诵古诗词120首,共360首。各学校设有开放的图书室、阅览室、图书角及阳光书吧,开展“绘本阅读、亲子阅读、读书交流会、赛诗会、古诗背诵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征文比赛、亲子阅读大赛、图书漂流”多种读书活动,使学生们在阅读中扩大视野和格局,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截至目前,全县有7所学校被评为佳木斯市“十佳阅读推广基地”、11名教师被评为“十佳阅读推广人”、45名教师被评为百名“书香教师”、140学生被评为千名“书香少年”。
创礼仪校园,筑牢文明根基
桦南县“礼仪校园”重点实施“六礼四仪”校园言行塑造工程,“六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四仪”:入学仪式(含开学典礼)、入队团仪式、升旗仪式、毕业仪式。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全县中小学校注重校园内师生坐、立、行、走、言显性礼仪养成,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礼仪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对应年级的重点礼仪规范;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孝老爱亲传统礼仪教育,使礼仪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截至目前,全县教育系统共参加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三万余人次。在桦南县创建全国文明城“首创首成”过程中,教育系统因工作成绩优异,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突出贡献”单位。
创传承校园,夯实道德情操
全县中小学校紧紧围绕“传统美德进校园”“传统经典进校园”“民族精神进校园”“地方优秀文化教育进校园”“汉字书写与书法教育进校园”五大主题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广泛开展“读经典、学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的诵读活动,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创新班队会、团活、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美文说唱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孝经》等中华传统经典体现出来;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和“美丽桦南我书我画,文明之城有你有我”师生书画长卷创作活动;组织观看红色影片、传唱红歌、参观党史长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博物馆、参观历史遗址、走研学之旅、讲革命历史故事、为孩子们注入红色精神;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以黑龙江省“五色”劳动教育为指导,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开设幸福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通过开展传承校园活动,林业小学、第二小学入围全市国学课题组,林业小学编写的国学校本教材《嗨,孔夫子!》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已成立5个书法教育基点校,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书法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创健美校园,铸强健体魄
始终坚持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及艺术教育活动,构建“健美校园”文化体系,整合“健美教育”资源,打造“健美校园”一校一品特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把“阳光大课间活动”作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窗口,坚持高质量的大课间活动,自编大型啦啦操、绳操、足球操、篮球操、韵律操、健美操等,将艺体学科有效融合;开设包含轮滑、足球、篮球、花样跳绳、合唱、舞蹈、民乐、管乐、口风琴、钢琴、书法、手工剪纸等课程的多样社团活动,使学生各得其长、各放光彩;开展书画展览、越野赛,趣味运动会、冰上运动会、堆雪人大赛、雪地跑操、雪地足球联赛、多彩艺术节、红色合唱节、快乐体育节等活动,让每一名学生在体育锻炼、竞技活动和艺术熏陶中快乐成长,同时注重培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在县全民运动会上第六小学千人葫芦丝、实验小学千人快板、实验中学千人篮球操一展风采,“健美校园”一校一品初步形成。全县现有乒乓球基点校2所、篮球基点校2所、足球基点校12所、冰雪特色学校6所,有力地促进了县域中小学生体育素质的不断提升。
创智慧校园,培养智慧学生
桦南县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信息化教学应用覆盖全体师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所有学校;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整体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利用录播室开展常态化录课,加强互助合作体成员校的区域间线上教研,常态化开展校本教研。
依托互联网组织构架和实时交互系统,成立11个校际互助合作体、2个名校长工作室、3个名师工作室,在教育理论、教学管理、备考经验、文化建设、发展规划、选科走班等多个方面进行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交流学习,互相提高;对全县教育系统机关干部、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共2600多人次进行培训;建立12个学科委员会,依托全县城域录播、直播系统,线上定期开展教育改革研究,指导全县各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共收集成果材料小学220人次、中学105人次、高中304人次,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专业人士进行遴选,建设了本土资源库。在全县2289名一线教师中,评选了14个学科41名学科带头人,231名骨干教师和63名教学能手作为改革的先行力量,确保了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创责任校园,培育责任意识
学校以校园为主阵地,通过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主题班队(团)会、重大节日等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开发责任课程。挖掘责任课程资源,构建“责任教育”课程体系;开展“责任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等,将责任教育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各学校根据本校特点划分责任区、责任田、责任林等让校园每个角落、每一件事都有人负责,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知责任;开设玉米手工制作、神奇百变轻黏土、刨花创意画、扎染社团、多变的松塔等“责任”特色社团,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变废为宝,亲近自然,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建立责任评价机制,对学校采取综合评价,学校对教师进行多元评价,对教师采取“自我责任提升+学科教学渗透责任+“责任教育”课程实施+规范管理落实责任=总评成绩”,对学生采取“课堂表现+在校活动表现+家庭表现+社会实践参与=总评成绩”按比例折算的方法进行评价。
各学校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责任教育活动,开展总结、评比活动,评选出“责任校园”“责任班级”“责任之师”“责任之生”进行表彰和鼓励,各校均形成“人人有责任,责任人人负,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良好局面。
桦南县将以问题为导向,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继续深化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继续完善制度和策略,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持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间的差距,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张云升 徐嘉徽)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