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7月15日清晨
位于安徽广德的603基地发射场内
(资料图片)
伴随着喷射而出的白烟
T-7A(S2)号探空火箭腾空而起
载着两岁多的“小豹”飞向太空
历经约两个小时
最高约70公里高度的飞行后
目光炯炯、安然无恙的“小豹”
在欢呼声中
被科研人员从舱中抱出
13天后
“小豹”的伙伴“珊珊”
经历了一次同样的飞行
活蹦乱跳,凯旋归来!
“小豹”和“珊珊”。(受访者供图)
这是我国最早一批
生物探空火箭发射试验的情景之一
1961年4月12日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作为进入太空第一人
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
尤里·加加林在宇宙飞船起飞前乘坐汽车前往宇宙飞船发射基地。(新华社发)
在此之前
中国航天人已经开始了
探空火箭的探索
1960年9月13日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在603基地成功发射
T-7探空火箭在603基地发射成功。(受访者提供)
科研人员大胆提出:
我们能不能把动物也送往太空?
在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支持下
生物探空发射试验在603基地正式展开
在“小豹”和“珊珊”飞天前
小白鼠、果蝇、菌类等
多次成功进行高空往返试验
科研人员在给大白鼠做失重实验。(受访者供图)
为了更好地模拟人类升空试验
猴子成为最优选择
然而
在训练过程中
猴子上蹿下跳
上演了一出“大闹实验室”
无奈只能放弃
最终
身形比白鼠更大且更容易训练的小狗
取代猴子
入选第二批“飞天乘客”名单
为了优中选优
实验人员成立一支
由一百多只小狗组成的
“汪星人飞天小队”
科研人员在对小狗进行饲养、训练及选拔工作。(受访者供图)
“飞天狗的筛选标准很严苛
不仅要性格活泼、情商高
还要有明显的探究反射”
603基地管理部党支部书记时亚州说
曾有科研人员表示
“这比给人找对象难多了”
实验小狗固定在减震器上进行振动试验。(受访者供图)
探空飞行的环境极为恶劣
需要忍受噪音、失重、震动、旋转等不利因素
经过层层筛选
两岁多的“小豹”和三岁多的“珊珊”
脱颖而出
成为第一批执行探空任务的“飞天小狗”
科研人员在给小狗检查心肺机能。(受访者供图)
经过长期的训练
“小豹”承担了首次飞天任务
与它一起的还有4只大白鼠和12支生物试管
一切准备就绪
发射当天
意外还是发生了
平时乖巧的“小豹”
在进入生物舱后
狂躁不安
试图将身上测量设备挣脱
为保证发射如期进行
时年21岁的饲养员赵秀花挺身而出
她克服内心的恐惧
徒手爬上了高50多米的发射架
打开舱门安抚“小豹”
看到熟悉的饲养员
“小豹”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终于
发射按原计划进行
20世纪60年代603基地的火箭发射架。(受访者供图)
飞天2小时后
在距离发射场40公里的地方
返回舱安全着陆
经过健康检测
“小豹”各项指标正常
发射圆满成功!
几天后
“珊珊”也完成了自己的飞天任务
“英雄小狗”凯旋归来
603基地发射场旧址。(新华社记者 屈彦 摄)
在如今的603探空火箭发射场旧址
52米高的笼式火箭发射架
依旧巍然屹立在山坳之中
它见证了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史
他们在这里创造了
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探空火箭
成功发射和回收了我国第一枚高空生物试验火箭
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电离层探测试验任务……
钱学森、赵九章、郭永怀、王希季、钱骥等
都曾在603基地留下奋斗的足迹
甲子轮回,初心依旧
当初的梦想早已照进现实
我们的脚步正朝着更深的太空迈进
向着航天强国的新征程
坚定前行
鸣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记者:徐海涛 张建松 屈彦 栾若卉 金剑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