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事件:公司发布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 亿元,同比-8.98%;实现归母净利润-0.28 亿元,同比-167.7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6 亿元,同比-220.28%。
点评:2023Q1 短期下行压力尤在,存储周期复苏+大容量及“存储+”产品打开成长空间,业绩高增长可期。1)23Q1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受到 2022 年行业下行的长尾效应,市场需求恢复缓慢;此外一季度存在春节假期原因,为传统淡季,需求偏弱,报告期产品的价格与出货量同比均有所下降;2)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①产品的价格与出货量同比均有所下降,且库存价格仍相对较高,②23Q1 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 22.16%,同比下降11.26pct。③公司持续重视产品研发和下游应用结构的优化,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3Q1 公司研发投入0.47 亿元,同比+50.59%,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22.81%,同比+9.02pct。④23Q1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604.11 万元。
复盘台厂业绩及稼动率情况,公司所处的利基型存储市场有望逐季度复苏。23 年3 月部分中国台湾地区利基型存储厂商月度营收环比增长,产能利用率或将提升,预期23 年Q2、Q3 业绩改善。华邦电(包含新唐科技等子公司)/旺宏3 月合并营收为68.84/28.23 亿元新台币,环比增长19.81%/36.5%。各厂商预计业绩改善节点将于23Q2、Q3 到来。华邦电预计23Q1 是营运谷底,随着客户开始回补库存和商用PC 市场、网通等领域回温,预估第二季营收有较大的提升,第二季稼动率也会提升10%。旺宏3 月营收终止连续5个月营收下滑。公司深耕利基市场以NOR、EEPROM 为主要产品,不断深耕工艺制程和拓宽下游,有望深度受益利基型存储市场复苏。
NOR Flash 产品方面,公司低功耗、高可靠性优势保持,产品和工艺持续优化。SONOS 工艺方面,40nm 节点下 Flash 全系列产品成为量产交付主力,实现了对公司原有 55nm 工艺节点的产品升级替代,竞争力及晶圆产出率有效提升。支持 1.1V 的超低电压超低功耗 Flash 产品完成研发和流片。40nm 以下新一代工艺完成试流片,进入产品和工艺优化阶段。ETOX 工艺方面,公司结合既有的低功耗设计,2022 年度完成了50nm 及55nm 工艺下ETOX NOR Flash 产品多个容量系列的研发并成功量产出货,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安防、工控等领域。
EEPROM 产品方面,车规、大容量数据中心产品出货顺利。车载 EEPROM 产品完成了 AEC-Q100 标准的全面考核,首先在车身摄像头和车载中控应用上实现了海外客户的批量交付,并继续向其他国内外客户拓展。2Mbit 大容量SPI 及I2C EEPROM 产品顺利量产出货,应用于高速宽带通信和数据中心领域。同时,面向新一代手机主控平台的 1.2V EEPROM 产品率先进入市场,完成平台认证,实现小批量交付。
实施“存储+”战略,实现向更高附加值领域和更多元化的微控制器、模拟芯片领域拓展市场。MCU 领域,公司基于领先工艺和超低功耗与高性价比的存储器优势,布局具有特色工艺的通用型 MCU 产品线。2022年,公司基于 ARM 内核的 32 位 M0+ MCU 产品完成研发并顺利量产出货并全面推广。目前 M0+系列已推出 60 余颗产品,应用于家电、监控、通讯传输、BMS 监测保护等领域。基于 ARM 内核的 M4 MCU产品开发进展顺利。在模拟产品领域,凭借公司先天模拟基因和算法优势,推出音圈马达驱动与 EEPROM二合一的产品。该集成方案大大缩小了芯片面积,适配绝大多数开环音圈马达类型,并于 2022 年上半年实现多颗产品大规模量产交付。支持高通新一代平台的 1.2V 应用 VCM Driver 产品完成研发并进入客户送样和认证阶段,该系列产品主要应用在手机摄像头领域。
股权激励员工覆盖率超70%,22 年员工人数同比增长近50%。2022 年,公司推出了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截至2022 年报,两期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覆盖率已超过全体在职员工的 70%以上。股权激励对应2023/2024/2025 年营业收入考核目标触发值分别为12/14.4/16.8 亿元,目标值分别为16/20/24 亿元。同时2022 年度公司员工人数同比增长48%达320 人,有利于储备人才助力市场开拓。
投资建议:公司持续拓宽产品线、优化产品结构,但当前仍处下行周期,未来或面临周期复苏不及预计、市场需求恢复缓慢等,考虑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应2023/2024/2025 年营业收入考核目标触发值分别为12/14.4/16.8 亿元,目标值分别为16/20/24 亿元,我们取平均值作为预测值,对应为14/17.2/20.4 亿元,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由4.84/6.53 亿元下调至1.32/1.74 亿元,预计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7 亿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顺利,劳动力成本上升,研发技术人员流失,周期复苏不及预期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