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九龙坡区代表团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给予答复,重庆市正抓住窗口期,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详情如下: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94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资料图)
九龙坡区代表团:
你团《关于推动我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944号)收悉,经与市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共同办理,现答复如下:
氢能作为单位质量能量密度大、来源丰富、储用灵活高效、零排放的二次能源,已经成为能源和汽车两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我市正抓住窗口期,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一、全市氢能产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一是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正逐步完善。2021年我委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编制印发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产业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市经济信息委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印发了《重庆市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措施(2021—2023年)》、《重庆市促进汽车产业平稳增长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提出对加氢站建设运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研发、氢能利用技术创新等予以支持的政策。
二是产业发展起步良好。全市发挥长安、庆铃等整车企业优势,两江新区和九龙坡区率先发展,全市氢能产业已初具规模。已成功落地德国博世、国鸿氢能、明天氢能等行业领军企业。2022年,博世氢动力系统公司生产氢燃料电池发动机450台,庆铃汽车公司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151台,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C385氢能汽车)和上汽红岩汽车公司(18吨环卫车)均已上市。
三是氢能利用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在两江新区、九龙坡区等示范区域已建成3座加氢站,长寿供氢母站试验项目投产运营,渝北区、江北区2座加氢站正在加快建设,万州桥头综合能源站、大足加氢站正在优化建设选址。
四是成渝氢走廊成功运行为商业化推广奠定基础。2021年市经济信息委印发了《加快推动成渝氢走廊建设方案》(2021—2023年),启动了成渝氢走廊商用车干线运行示范。2022年累计运行车次5000余次,累计里程超130万公里,承运货物10万余方、2万余吨,取得了较好成效。
虽然我市氢能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短板弱项:一是产业链深度融合机制尚未形成,氢能企业布局分散,上下游企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集群协作效应,部分环节缺乏龙头企业支持;二是氢燃料电池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品检测认证、质量监督、安全监测、标准规范体系等不够健全,20MP以上高压气氢、液氢的管道运输等尚无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三是氢能整车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氢燃料电池车辆购置成本是同档纯电车3倍、燃油车4倍,用户考虑经济效益问题,氢燃料电池车现阶段未形成比较优势,终端客户接受度低;四是示范推广力度有待加强,我市虽已开发多款燃料电池整车,涵盖卡车、专用车、客车、乘用车、观光车等车型,但由于补贴政策、场景开放以及未进入首批示范城市群等原因,目前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引领示范,受近期政府财政压力,氢能汽车项目推广示较为缓慢。
二、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工作安排
一是积极创建国家燃料电池示范运用城市群建设。联合四川省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名义向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争取支持,力争将成渝地区纳入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范围,争取更多的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是加快制定完善氢能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准入清单和布局,完善氢能汽车购置、运营奖励政策,设立市级氢能产业发展基金,提供产业金融保障。
三是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以干线物流车、市政环卫车、水泥搅拌车等为重点,加快推进我市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稳步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全市新能源汽车中的比重。
四是加快完善氢能利用基础设施。围绕成渝“氢走廊”,在成渝高速、渝万高速等高速公路沿线布局建设加氢站,支持成渝“氢走廊”氢能物流车城际示范线运营。鼓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依托现有加油、加气站点网络改扩建加氢设施,建设综合能源站,率先在九龙坡区、两江新区等氢能产业集聚区内加快布局一批加氢制氢基础设施,消除氢能汽车运行制约。
五是以打造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为切入点,提升全市产业发展能级。聚焦九龙坡区“西部氢谷”等氢能产业发展集中区域,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研发,提升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能力,推进镁基储氢材料、固态氢储运、固态加氢站、镁储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氢能及燃料电池创新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动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加速集聚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等创新资源,培育示范应用产业集群。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此答复函已经我委左永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的意见,请及时通过填写回执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4日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